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丨从“一时美”到“一直美” 石家庄市元氏县创新管护机制实现村庄环境长治久美
发布时间:2024-10-20 07:43:28 来源:无线石家庄

秋日时分,碧波千顷的蟠龙湖水清岸绿、景色宜人;气势巍峨的封龙山草木皆绿、气候适宜,坐落于山水之间的元氏乡村宁静自然、舒适惬意,尽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迷人之姿。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元氏县一直在持续发力。近年来,元氏县深入调研,积极探索,逐步完善了“有制度、有队伍、有资金、有督查考核”的“四有”长效管护机制,人居环境整治实现常态化、精细化、全域化,农村人居环境由“一时美”转变为“一直美”。

走进北龙池村村民活动广场,三两村民正闲聊锻炼。“我每天早上都来锻炼,看看风景,锻炼锻炼腿脚!”从小生活在封龙山下的张六妮感叹,“这里变化太大了,观光的、采摘的、登山的,还有参加各种赛事活动的,人流量不断,好风景才能吸引大客流。”

一直以来,元氏县从组织部署、精准规划、全员发动、完善机制等方面入手,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目前,乡村生活垃圾实现“日产日清”,生活污水治理管控实现全覆盖,所有农村厕所整洁卫生,村容村貌大幅改善,和美乡村示范村达50个。

在红旗村,宽敞整洁的水泥路直通家家户户,青瓦白墙的农家小院掩映在绿树丛中,设施齐全的活动广场让村民尽享舒适……整个村庄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韵味独特,生机盎然。

路宽了,村美了,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下的乡村哪个建设得更好?

“观摩评比”给出了答案。元氏县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定期组织观摩评比,制定印发《元氏县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考核评分实施细则(试行)》及相关配套文件,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与干部考核、费用拨付等直接挂钩。

“层层考核”怎么评?评什么?这也是干部群众最关心的。元氏县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行半月一“小考”、每月一“大考”,从乱堆乱放、垃圾清运、污水排放、管理机制等9个方面深入村庄进行实地检查,严格对照考评标准打分,奖励与惩罚双向并行,让优秀脸上有“面子”,落后身上有“担子”。

此外,该县还充分运用智能化、无人化设施设备,购置先进航拍无人机3台,加装高清摄像头10余个点位,全天候监控与航拍抽查相结合,确保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落实落地。

如何高效、常态化推进工作,是关系人居环境提升改变的又一个关键问题。

一方小院,推窗见绿、推门即景。“每天将自己家室内室外、房前屋后打扫干净已成为村民的日常。”在来厢村,70岁老人王占辰的家像花园一样,门口悬挂的“美丽庭院”五星级文明户更添光彩。

从昔日“脏乱差”蜕变成如今“洁净美”,来厢村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下了不少功夫。“我们硬化了村里的大街小道43条,约5万平方米,修建了5处村民活动广场。”说起环境整治工作,来厢村党支部书记王玉滕感慨万千。

保持农村人居环境“洁净美”已成为元氏县长久课题。今年,元氏县持续优化“网格化”监管制度,织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管护网,建立了“县乡村网格长+保洁员+巡查员”的有效监督机制,巡视、报告、清理、监督环环递进,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监管体系。

通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元氏县广大农村逐步实现由“清脏”向“治乱”转变,由“清脏”向“美化”转变,由“一时清脏”向“长期清洁”转变,不仅村庄面貌得到了有效提升,广大农民的观念和农村的发展也出现了许多新景象。(来源:石家庄日报 记者:杜倩倩)

编辑:齐永涛

责编:韩巍

分享到:

扫码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