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记者走进石家庄市实验小学,垃圾分类的“身影”随处可见:在校园操场一侧,整齐摆放的四色垃圾桶吸引眼球;在教室的楼梯间,随处可见垃圾分类的宣传标语及科普知识……和石家庄市实验小学一样,如今垃圾分类已经成为省会各个校园的热门词汇。
我市紧扣校园环境、课堂学习、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阵地,不断丰富校园内外垃圾分类教育和宣传形式,随着垃圾分类教育从课堂向校外延伸,垃圾分类理念正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同学们,你们知道牛奶盒应该投到哪个垃圾桶吗?”在范西路小学多媒体教室内,一堂生动的垃圾分类知识课正在进行。讲台上,老师问出一个个垃圾分类有关的问题,讲台下,同学们踊跃举手,回答的正确率很高。
近年来,我市持续将生活垃圾分类宣传触角延伸至学校课堂,在裕华区、桥西区、长安区、新华区、藁城区、栾城区、鹿泉区、高新区和石家庄市正定县300余所校园同步开展垃圾分类进课堂活动,将生活垃圾分类作为一门“必修课”融入到学校教学中,让学生成为垃圾分类的倡导者、参与者和宣传者。
一场场社会实践活动,让垃圾分类教育从校内延伸到校外。下一步,我市生活垃圾分类进课堂活动将持续扩大范围,进一步让生活垃圾分类在校园中推广实践,并以校园为中心,辐射周边居民小区,带动区域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切实发挥生活垃圾分类进课堂活动对周边居民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的积极作用,成为家家户户的“好习惯”。
编辑:任闪
责编:孟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