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的服章之美,构成华夏民族延续上千年的独特风景线,请同学们欣赏传统服饰展示《锦绣华裳》……”身着传统服饰的老师和孩子们款款走上舞台,为大家演绎了一场美轮美奂的汉服秀。
汉服秀、非遗舞蹈、诗词鉴赏、书法表演、民俗展示……5月30日,石家庄市新华区开展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成果展示活动。
新华区连续多年开展非遗项目、书法、国画等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在辖区学校建起了非遗传习基地,举办各类非遗项目技艺传播,为学生提供全面了解传统文化的第二课堂。一系列沉浸式非遗学习体验,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近距离感受非遗的艺术魅力,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今年以来,新华区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的志愿老师共走进辖区10所学校、4个社区,授课91场次。在为期近两个月的系统授课后,共征集以“家风家训”、宣传正能量为主题的优秀书画作品80幅。非遗项目传统服饰手工技艺走进7所学校开展体验、展示、授课于一体的非遗课程共计31场次,完成手工作品210件;省级非遗项目绵张拳、区级非遗项目尺八古乐和高柱托天飞叉等开展展演培训活动共计23场次。
“我们在全区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目的是让传统文化扎根校园,启迪学生心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孩子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自豪感,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力者。”新华区文体旅局副局长卢伟介绍说。
编辑:任闪
责编:孟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