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村镇丨石家庄藁城:探索出乡村德治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04-21 09:11:32 来源:冀时

近年来,石家庄市藁城区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持续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新时代新风等系列活动,在“婚丧嫁娶”方面,发挥“两会一约”(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的作用,引导村民红白喜事从俭,改变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现象,使得全区群众精神风貌持续改善,乡村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移风易俗成为重要抓手

“压缩宴请范围和时间,红白事不超过两天”“限制烟酒档次和宴席成本”“建议红事随礼110元以下不坐席”……在石家庄市藁城区梅花镇倪家庄村的公告栏中,移风易俗倡议书清清楚楚张贴在内。倪家庄村党支部书记胡立民表示:“我们将移风易俗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调整充实红白理事会,吸纳老党员、乡贤、网格员等组成“文明劝导队”,通过表演、入户宣讲等形式宣传移风易俗工作。”

彩礼只是面子,幸福要靠我们双手去创造

藁城区贾市庄镇村民小王与妻子感情深厚,面对当地普遍18万元左右的彩礼标准,他们主动与家人沟通,在红白理事会的协调下,双方家庭一致同意取消彩礼,并将省下的钱用于小两口的创业基金。婚礼当天,村委会送上米面油等生活物资作为奖励,并将他们的故事制作成展板在全村宣传,村民们纷纷点赞。

据了解,藁城区各村依照本村村情制定修订了村规民约,规范了红白事操办标准,对席面规模、用车数量、办事天数、仪式程序等做出了具体规定。不仅如此,藁城区各村还陆续加强了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组织的建设指导,积极开展邻里互助、道德评议等活动,推动婚丧礼俗倡导性标准的执行,引导农民群众自觉践行移风易俗。

村规民约实起来,让移风易俗有章可循,群众组织动起来,带动村民自觉践行。村规民约不仅要用,还要有奖励,激励机制建起来,才能为培育乡风文明注入新动能。一场以“德善驿站”为载体的基层治理实践正在悄然改变藁城的乡村面貌。

1积分抵1元,做好事就能换奖品

走进梅花镇倪家庄村“德善驿站”积分兑换超市,洗衣液、水壶、电吹风等各类生活用品琳琅满目。“喜事新办加5分”“勤俭节约加3分”的规则格外醒目。

倪家庄党支部书记胡立民介绍,“1积分抵1元,做好事就能换奖品。”

倪家庄村民张大姐说:“前几天我们家因为‘喜事新办’,村里给了我们5个积分,正好今天来村委会办事,我就来‘德善驿站’积分兑换超市换了桶洗衣液。”

自从设立了“德善驿站”,村里健全完善了以村规民约为主的道德评判体系,由村里的党员和乡贤担任道德评议团成员和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员,采取分组包片形式,检查人居环境、调解矛盾纠纷、传播文明理念,带头遏制陈规陋习和各种不良言行,倡树文明新风。

据了解,从试点探索到全域覆盖,从“比吃比穿”到“比积分比风尚”,藁城区通过创新“积分制+道德评议”模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村民日常生活,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持续的乡村德治新路径。截至2024年底,全区居民累计使用德善积分兑换物品价值21万元,最高个人积分达320分。

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一句句真挚的夸赞,一次次温暖的笑容,是移风易俗工作在藁城开花落地的见证。如今,文明健康、勤俭节约的理念如春风拂面,悄无声息地融入藁城百姓心里;淳朴清朗、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风如灵动画笔,细腻勾勒出藁城幸福底色。

编辑:任闪

责编:韩巍

分享到:

扫码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