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盯技术创新 助推企业跃升——记市劳动模范、河北兰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郭红永
发布时间:2024-01-03 06:35:23 来源:无线石家庄

走进位于晋州市的河北兰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管道纵横交错。投料、搅拌、蒸发、提纯……螺虫乙酯生产24小时不间断。

河北兰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绿色化学创新为主的农药定点企业。市劳动模范、高级工程师郭红永在公司主要从事药物的研究开发以及项目的中试、试生产、生产等工作。螺虫乙酯连续化自动化生产项目便是郭红永参与负责的创新项目之一。

传统的间歇式生产在每一步完成后,都要将釜内物料放出,再投下一釜进行生产,并且每一步都要经过清洗、投料、生产、卸料等多道工序,周期长、风险高、劳动量大。

自动化是企业向现代化迈进的必由之路。郭红永和公司的创新团队瞄准了螺虫乙酯这一拳头产品的连续化自动化技术。

创新意味着超越。螺虫乙酯连续化自动化项目首先要攻克的便是国外知名企业同类产品生产工艺中存在的产品成本高、质量不稳定、废水量大等问题。

技术攻关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如何解决自动化生产中遇到的固体物料的输送问题,如何克服液液两相连续自动分离难题,如何利用自动化精准控制生产工艺流程和关键工艺参数……面对研发道路上这一个个“拦路虎”,郭红永和研发团队积极运用安全工程、反应工程、有机化学以及自动控制原理,反复实验、调整、再实验,不断研究完善出最佳生产工艺。作为项目负责人,郭红永更是要负责设计实验、验证实验、统计分析数据,撰写实验报告。郭红永告诉记者:“研发期间,每人每天至少完成三个完整的实验,实验失败是家常便饭。”但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才能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

随着一道道难题被攻克,螺虫乙酯在兰升公司实现了生产工艺自动化和连续化,工艺运行稳定,产品质量稳定且逐步提高。从传统间歇式生产到如今连续化自动化生产,郭红永将这一转变形象地比喻为跨上了“高速路”。通过连续化自动化生产工艺,不仅使产量提升了5至10倍,而且大大提升了生产的稳定性、安全性。劳动力由原来的30至40人降为10人左右。仅这一项创新就申请发明专利3项(已授权2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

作为一名技术研发工作者,郭红永运用专业知识技能,不断克服行业技术瓶颈,解决项目研发中遇到的安全、环保、质量、成本、产能等问题。近年来,他把环保和安全意识融入到研发工作中,利用课余时间系统学习了化工安全知识,考取了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证,并将安全环保知识运用到项目设计研发之中,解决安全隐患,提升安全水平。

近年来,郭红永参与了苯噻菌胺、环丙磺酰胺、苯唑草酮、双苯噁唑酸乙酯等项目的研发、中试、试生产等工作,目前螺虫乙酯、双苯噁唑酸乙酯两个项目,实现了连续化、全自动化的生产技术。

郭红永还参与了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聚结膜深度处理制药乳化含油废水技术研究及工业示范》《化学农药高浓度有机废水短流程处理关键技术》,石家庄市引进国外智力项目《苯唑草酮合成新工艺研究》等省市级项目。参与研究的《螺虫乙酯关键中间体螺环烯醇的工艺优化》《24-表芸苔素内酯生产工艺优化》《啶酰菌胺原药生产工艺的开发》《嗪草酮清洁生产工艺研发》四个项目经过河北省科技厅成果中心评价为国内领先。《烯草酮原药的生产工艺改进》获得农药创新贡献奖二等奖。获得《一种用于连续生产格氏试剂的反应器》《三嗪酮工业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等10项专利。参与《螺虫乙酯原药》的团标标准的制定并获得批准。他先后被评为“晋州市管拔尖人才”“晋州工匠”。入选了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才。(来源:石家庄日报)

编辑:王珊

责编:孟鹏博

分享到:

扫码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