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领导还是同事,不管学生还是家长,提起市28中的孙育红,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说:“那是一位好老师。”她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被评为石家庄市第七届道德模范。
1995年,孙育红从河北师范大学毕业后来到28中,成为一名初中班主任。“当时不像现在固定电话、手机这么普及,家访是我沟通家长、帮助学生最常用的方式,有的学生家我甚至去过多次。”除了走访,孙育红还通过沟通本、书信等方式与家长、学生进行交流,书信多达上千封;节假日主动与家长电话联系万次以上;送给学生的生日祝福短信1000条。
几年前,有个孩子从普通班逆袭考上了重点高中的实验班,有人问他孙老师是怎么带好这个班的。这个孩子说:“我也说不清孙老师有什么秘密武器,但是我们就是挺有动力,如果说真有秘密武器的话,那就是‘师生心灵沟通交流本’。”
“师生心灵沟通交流本”是从孙育红走上三尺讲台就开始有了。她利用一周一次的“师生心灵沟通交流本”,通过纸笔与学生和家长沟通交流。从第一届学生至今,她已通过心灵沟通本、书信等方式,进行纸笔交流,成为千万字的“教育史诗”。与家长的书信交流已达500多封,与学生的书信交流已达700多封,节假日主动与家长的电话联系已逾万次,给每一个孩子的生日祝福短信或书信,有1000多次(条)。如今已整理出关于孩子们成长的电子文稿近百万字。2011年起,她又开始用一天一篇的“成长记录”开启了每一位学生的灵魂之旅。这一记又是10年,一天天,一年年,甚至是在除夕夜,也从来没有停下。
孙育红是一名思想品德课教师。而思想品德学习需要不断了解社会上的一些最新焦点问题,因此,除了批改作业、备课,孙育红还利用一切机会浏览时事。她在课堂上建立一个“3分钟播报”环节,鼓励孩子们关注社会问题,对一些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引导孩子们弘扬正能量,弘扬正气。“孩子们从不同的原生态家庭走出来,思想受到了各种各样的影响。除了教学,作为思想品德老师,我还有责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孙育红说。
从教28年来,孙育红始终坚信,“爱”是走进孩子心灵的法宝。“背着爱上路,永远都不会累。”这是她饱含情感给学生们写在黑板上的留言。(来源:燕赵晚报)
编辑:齐永涛
责编:孟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