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办实事】“新帮手”送来动力电 助力山区幸福新生活
发布时间:2021-06-01 11:22:05 来源:无线石家庄

无人机放线提速电网工程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康伟 摄)

无线石家庄消息(全媒体记者 崔荣明 通讯员 康伟 王宏昭)5月30日,在层峦叠翠的井陉山区,一架无人机腾空而起,在技术人员的遥控操作下穿越200米沟壑,牵引着迪尼玛绳平稳降落在10千伏南梁777线路对侧杆塔,这是国网石家庄供电公司在10千伏配网建设中首次使用无人机进行放线作业。

无人机将迪尼玛绳准确投放到200米外杆塔处(康伟 摄)

据悉,10千伏南梁777线为井陉110千伏桃王庄变电站出线之一,担负着红河槽等4个村庄的供电任务,由于采用裸导线架设,长期经历烈日暴晒、风霜雨雪,金具杆塔存在不同程度风化、裂缝,还发生过断线故障,对当地百姓的用电安全和产业发展造成一定影响。为了提升供电质量,加强山区电网供电可靠性,石家庄供电公司将该线路改造列为迎峰度夏“630”工程,改造范围包括王峪口、朱砂洞和孤山分支,改造10千伏线路2.81公里,新建杆塔23基,将裸导线更换为绝缘导线,同时增加导线半径,不仅可以提高电网应对恶劣天气的能力,还能增强线路供电能力。

工程建设人员将金具、横担等施工物资搬运上山(康伟 摄)

工程建设人员通过拖拽迪尼玛绳将线缆牵引上杆塔横担(康伟 摄)

为了早日让山区百姓用上放心电,石家庄供电公司项目人员将党史学习教育落实到加速电网建设中,通过优化施工方案,创新将无人机技术应用到10千伏配网放线作业中。通过无人机辅助架线既提高了安全性能,又破解了生态环境和架线施工的矛盾,相对人力而言,近三小时的施工时间压缩至20分钟,极大提高了施工效率,确保了工程的早日完工。

供电所台区经理走进养殖户家中了解用电需求(康伟 摄)

供电稳定了,村民们扩大养殖规模的信心更足了。改造线路所辖的黑水坪村有散养黑猪300余头,母鸡2.5万只,鸡蛋年产量近3万个,有着特色的养殖产业。特别是母鸡养殖,需要育雏、饲喂、恒温、通风、除粪等多种设备辅助生产,对用电要求很高。山区传统裸导线的绝缘改造,将有效提高户均容量,保证供电可靠性,为母鸡养殖、散养黑猪、牛场等周边特色乡村产业发展、红河槽村红色教育基地用电提供坚实的供电保障。

供电所台区经理走进养殖户家中了解用电需求(康伟 摄)


编辑:齐永涛


分享到:

扫码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