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故事】“抗战大娘”,舍女救八路
发布时间:2021-05-08 14:27:00 来源:无线石家庄

“抗战大娘”,舍女救八路

文/王梓藤

提到我的家乡石家庄市深泽县,脑海中浮现的是小时听过的一则感人的抗日故事。这个故事就是“抗战大娘”舍女救八路的故事。

1942年4月底,蔡远(八路军骨干)在边区八中教务科当干事。一天,学校接到军分区通知:日寇将对冀中实行大规模扫荡,学校立即组织学生分散隐蔽。蔡远和教员苏肃分在一个行动小组。那年蔡远18岁,苏教员24岁。

6月初的一天早上,蔡远和苏教员转移到深泽县,找八中第3期姓杨的同学了解敌情。他们到小杨家那天,小杨和他父亲不在,小杨的母亲热情接待他们,她50多岁,两鬓斑白,中等身材,是个善良又能干的大娘。大娘拿出几个玉茭子面饼子让他们坐下吃,说:“日本鬼子杀人放火,不打走小日本咱没法活。只要有咱共产党八路军,抗战准能胜利。”

忽然,门外传来两位村干部边跑边喊的声音:“鬼子包围了咱村,快进街了!乡亲们别往村外跑,快钻洞。”

此时,大娘如同指挥员,急忙命令蔡远和苏教员:“跟我来!马上钻洞,快!”

蔡远和苏教员跟着大娘跑到靠东墙的猪圈棚,藏身洞就在棚下。大娘搬开棚下盛猪食的破缸底儿,露出直径1尺多的洞口,蔡远和苏教员飞快地跳下洞去。这时,又跑来两个抗日青年,也钻进洞来。洞内狭窄、闷热,四人只能挤着蹲坐。大娘朝洞里喊了一声:“我不叫你们,可千万别自个儿钻出来。”然后赶紧把破缸底儿盖好。这工夫,小杨的姐姐藏到北屋里了。

鬼子进村后,全村乱了起来。外面的枪声、骂人声、踢门声、哭叫声……蔡远他们在洞里听得清清楚楚。不大一会儿,有人气喘吁吁地跑进大娘家——是邻居的两个姑娘被鬼子追赶。她们刚躲进北屋。鬼子兵就“咣当”一声踢开了大门。鬼子兵恶声吼叫:“八嘎!八嘎!花姑娘!”鬼子兵怀疑猪圈里藏着人,端着枪窜到猪圈边,脚乱踢,刺刀乱刺……蔡远他们四人赤手空拳蹲在洞中,被鬼子兵堵在院子里! 猛然间,鬼子兵一转身,把刺刀对准大娘胸口,狂喊狂叫:“土八路的,花姑娘的,快快的交出来!”

大娘明白,鬼子兵若用刺刀拨开猪食槽,就会发现洞口,向洞里开枪,四位抗日青年必死无疑。于是,她为了掩护这四人,一步步退到西墙边,离猪圈远一点,以转移敌人的视线。她不慌不忙地对鬼子说:“太君,喝水不?我给你们烧点开水。”

鬼子兵盯着大娘,朝猪圈里瞧瞧,凶恶地嚎叫:“花姑娘的,土八路的,哪里的有?不说死了死了的!”

在鬼子兵的刺刀下,在牺牲亲生女儿还是牺牲抗日青年的痛苦选择中,大娘毅然选择了前者!把将要降临的灾难留给了自己的亲生女儿!她大声回答:“在屋里,在屋里!”

鬼子兵迈着笨重的脚步立即奔向北屋。接着从北屋传出鬼子兵的一阵狞笑。三个姑娘用异常惊恐的声音怒骂:“滚,滚出去!”不一会儿,鬼子跺着皮靴,哇啦哇啦地连声吼叫:“开路!开路的!”鬼子兵押着三个姑娘从北屋出来。三个姑娘被鬼子兵抓走了!

又过了一会儿,从村北方向传来一声声:“阿兹马雷——阿兹马雷(日语‘集合’)!”鬼子远去,全村一片寂静。

头顶上的洞口突然亮了,一缕强烈的阳光射进漆黑的藏身洞。“快上来吧,鬼子走啦!”大娘在洞口喊道。

蔡远他们钻出洞来,忙同大娘商量怎样搭救三个姐妹。大娘不许他们出大门。她说:“你们几个人手无寸铁,不但救不了她们,你们的安全也难保证!下次,你们多杀几个鬼子,也不枉大娘保护你们一场!”大娘话音刚落,几位邻居婶子一起来报告好消息:“大嫂,他姐回来了,三个闺女都救回来啦!”

大家惊喜地一起拥到大门口。果然,她们三个真的回来啦!小杨的姐姐喊了声“妈——”便扑到母亲怀里。

原来她们三人被鬼子抓到村北打麦场后,村里几个表面“维持”日伪的大伯悄悄买通了日军翻译官,才使3位姑娘免遭日军凌辱和杀害,侥幸虎口逃生。

蔡远他们决定赶快转移!大娘忙跑回屋拿了几个玉茭子面饼子塞到他们手里,嘱咐说:“带着路上饿了吃!走在道上四下里瞧着点,别再碰上鬼子!”蔡远他们接过饼子,泪流满面,说:“大娘,我们以后再来看您。”

历史匆匆,车轮滚滚,每当忆起十四年抗战,蔡远就会想起深泽有救命之恩的“抗战大娘”。他深情地说,她仅是遍布冀中农村的“抗战大娘”中的一个!

虽然这个大娘只是“抗战大娘”中的一个,但是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大娘的行为是无私的,是值得歌颂的,是让人感动的。讲好石家庄那些你不知道的故事,让大家更好的了解石家庄。

(作者为深泽县新开街学校学生  辅导教师:张晓灿)

注:该文由石家庄市社科院从“讲好石家庄故事——你所不知道的石家庄”优秀短文征集作品中选出。

分享到:

扫码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