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季后,鹿泉区白鹿泉乡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积极组织各村开展以清街道、清巷道、清庭院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白鹿泉乡整体环境明显提升。
日前,记者来到鹿泉区东土门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街道,环卫工人正在清扫两侧散落的树叶,工作人员在整理鼠盒、放置鼠药。据了解,东土门村利用大喇叭、悬挂展牌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升村民卫生意识,努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氛围。
东土门村民武学品说,近几年,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大街小巷每天都清扫,村里有运输队清理垃圾,树叶、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都分类清理,生活环境变化很大,有了满满地幸福感和安全感。
白鹿泉村在做好大街小巷环境卫生的同时,还增加了对房前屋后、垃圾站点等重点区域的消杀频次。村内环境变好了,村民的生活习惯也逐渐发生改变,主动参与其中,把自家屋里屋外收拾得干干净净。
白鹿泉村民张乾说,街道的整体环境特别干净,老百姓现在也特别自觉,看外面的环境好了,家里边也收拾的干干净净,有垃圾都会扔到垃圾投放点,会有专门的人去清理。
东胡申村民过去大多以耕种为生,家家户户都有用来储存粮食和水的大缸,现在基本不再使用,闲置的大缸随意堆放在村里,既影响村容村貌又容易滋生细菌,严重影响村内环境卫生。东胡申村借助爱国卫生运动,自11月初开始以每个20元的价格,把32户闲置的150个大缸集中收集起来,摆放在村委会门前的小花园内,做成了景观和“防护栏”。计划在美化大缸外观的同时,在缸内种植水生花草为公园增色。
为进一步巩固爱国卫生运动成果,白鹿泉乡结合实际,各村建立了网格化管理小组,通过多种形式宣传传染病防治、疫情防控等各类知识,有效减少了细菌滋生,保障公共区域卫生安全。
白鹿泉乡武装部部长、政法委员刘磊说,通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不仅提高了居民个人文明素质和防护能力,更为白鹿泉乡广大群众创造了舒适、干净、安全、良好的生活环境。
来源:鹿泉融媒体中心